网站首页 > 走进阜阳 > 图说阜阳

太和清真北寺

浏览次数:14211 信息来源:太和县旅游局 发布时间:2014-07-24 00:00 字体大小:

 

  太和清真北寺座落县城中心人民中路西侧,建筑面积3074平方。前面是伊斯兰大楼,北面是清真女寺,回族群众围寺而居,地理环境优越。该寺距今己有六百余年历史。

  据史载:朱元璋创国初期,手下有一支回族人组成的队伍,个个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为朱元璋推翻元朝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登基座上皇帝后,为答谢其出生入死战功卓越的回族兄弟,在即位后的洪武二年下圣旨,按回族人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在安徽境内为回族人建造二十坊清真寺,太和清真北寺属其中一坊。

  <太和县誌>载:太和清真北寺始建于明洪武十年,由太和城十三姓回族人筹建,穆尼许安邦监督施工。清道光、乾隆年间和民国元年都曾重修。

  太和清真北寺是我省建筑悠久,保留完整的寺院之一,是鲁、豫、皖三省闻名的古寺。该寺百余间厢房布局合理,清式四合庭院,檐廊相连,廊柱对称,青砖灰瓦,雕梁画栋,中西合璧,独具一格。整座寺院建造工艺严谨,雕饰艺术精美,古朴典雅,颇有特色。寺院古木参天,幽雅肃穆,院内遍植名贵花木,四季常青。该寺于一九九八年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古建筑群保护单位”。

  寺院大门楼座西面东,称“万岁阁”。门旁立抱鼓石两樽,硬山顶楼阁四角高挑,明次间八柱,鼓镜式石柱基,柱上立坐接抱头梁,角梁下立蜀木雕莲花瓣纹,“万岁阁”上方为大型飞龙雕饰,在雕饰下方,刻有二枚铜钱,纹铭“天下太平”、“道光丁末”。“万岁阁”门楼两侧各设便门,门罩内分别砖雕“由羲”、“履仁”二字,便门内两块木匾分别刻书“信忠言”、“敬笃行”。

  礼拜大殿是北寺主要建筑,该殿砖木结构,檐飞角翘壁合珠联。殿高数丈雄伟壮观。殿内宽敞明亮,可容三百余人聚礼。前殿设为廊,后殿设窑殿二层,上层为“得月楼”,以观新月初现之日而从事伊教活动。殿中立36根合抱园木大柱,石鼓基设鼎座,三梁重架,每斗两拱,梁柱结合部都设刻有卷草纹扣结托,花草祥云彩绘栩栩如生。整座大殿雕饰精细,做工精美,庄严肃穆。

  大殿前有首届阿訇袁锡山亲植松柏两株,已生长六百余年,现已被阜阳市政府列为重点名古木挂牌予以保护。大殿南北两侧设“仪门”通往后院,门楼青砖门罩内各刻“四箴”、“三畏”两字。

  大殿北侧为“明经堂”,是接待来宾和穆民聚合场所。

  大殿南侧为“南讲堂”,供阿訇传经讲学,诲里拜,乡佬诵经场所。

  寺院中心南北各有两亭,南为“净水亭”,北为“净心亭”。

  清真北寺现任教长张慈悯夫妇苦心宣教,德高望重,为本方教门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深受乡佬爱戴。

  太和县清真北寺二OO一年被中央统战部授于“全国模范清真寺”,二00九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于“安徽省和谐清真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