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索  引 号: 003158495/202401-00251 信息分类: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4-01-29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4-01-29
标       题: “营商环境看阜阳”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信息来源: 市政府新闻办
关  键 词: “营商环境看阜阳”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浏览次数: 2876
有 效 性: 有效

“营商环境看阜阳”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发布时间:2024-01-29 17:30 字体大小: [ ]

发布时间:2024年1月29日下午

发布主题:阜阳市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暨创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发布地点:市委综合服务楼四楼会议室

发 布 人: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宁险峰

          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宁亚伟

          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副院长级审判员张芳

          市检察院专职检委会委员李昊

          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华文

主 持 人:市委宣传部外宣和新闻发布科科长 方振东

630067973.jpg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宁险峰介绍总体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阜阳市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暨创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2023年,全市政法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论断,落实省委、市委“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要求,以开展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为抓手,落细落实法治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各项工作,以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推动法治化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公正,法治化服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法治化社会环境更加安全稳定,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数保持“五大环境”前列,市委政法委推荐的2起护航案件入选“全省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数量居全省第一。现将相关情况向大家通报如下:

一是坚持理念升级,着力营造政法重商浓厚氛围。秉持“重商”理念,市委政法委在全省率先制定《强化全市政法机关担当作为持续创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推出2023年度全市政法机关“惠民利企十件实事”,率先公开征集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持续擦亮护企爱企鲜明标签。以更高站位扎实开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护航行动专门作出批示,要求“细化方案,抓好落实”“真正做到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把政法护航专项行动作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阜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推行民营企业家直接约见监委主任(纪委书记)、法院院长、检察长、公安局长、司法局长制度,政企沟通渠道更加畅通。“人人、案案、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

二是坚持治理升级,着力形成政法安商整体合力。依法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的犯罪案件,净化市场环境。公安机关依法“快侦快办快结”,严打合同诈骗、职务侵占、串通投标、制假贩假、侵犯知识产权等涉企违法犯罪,对重点涉企警情、案件实施一事多推、领导领办、专班攻坚。受理、侦办涉企案件132起,已侦查终结87起,累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766.04万元。让“无形财产”得到“刚性保护”,检察机关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出台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意见,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7件79人,以制发检察建议方式依法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整顿、取缔假冒商标、伪劣商品、无证经营、证照不全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持续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全市法院严厉打击盘踞在行业领域的黑恶势力,办理涉黑恶案件24件203人,为企业经营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三是坚持服务升级,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法各单位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努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公安机关在企业密集区域建立“为企服务警务室”9个,组建警企议事群19个,召开警企恳谈会82场,以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方式与企业家交朋友。检察机关细化“企业家直接约见检察长”工作流程,对企业家反映事项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2023年,民营企业家共约见两级院检察长52人次,帮助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31个。其中,阜南县检察院检察长在会见涉企社区矫正对象王某某后,联合县司法局简化其外出审批流程,依法保障了王某某的外出经营需求,该案入选“全省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法院打造诉讼服务新模式,畅通涉企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开发“阜小E”智能语音电话管理系统,开展“微信群里的诉讼服务”,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掌上”诉讼服务;做实做细“双月座谈会”,邀请行业协会、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代表参会15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90余条;会见民营企业家124人次,解决实际问题61件次,切实做到事事有交办、有落实、有回复。司法行政机关扎实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活动,推进市场主体和律师行业深入交流、强化合作。

四是坚持举措升级,着力提升政法暖商履职水平。政法各单位持续升级“暖商”举措,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公安机关延伸拓展服务企业助力高质量发展30项措施,推动警官包保联系重点企业、项目248家,累计安防指导710余次,清理涉企挂案26件,成立市县两级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分中心),为“绿名单”企业人员办理出入境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回应企业诉求。检察机关推深做实企业合规改革,联合市工商联选任首批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专业人员,办理企业合规案件10件,帮助企业“治已病,防未病”。法院系统紧盯破产领域突出问题,创新引入破产管理人前端参与执转破案件梳理机制,“三无”执转破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大幅缩短至50天,清理债权债务10.81亿余元,盘活社会闲置资产3.41亿余元,安置保障职工债权人800余人,资不抵债、拯救无望企业及时市场出清。市中院坚持能动司法,促成涉及阜阳市某鼎置业、某祯公司、界首某祯公司三家民营企业以及76名购房户,标的1.5亿余元的480件系列债务债权纠纷案件一揽子实质性化解,该案入选“全省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护航行动总结大会上受到省委政法委主要负责同志表扬。司法行政部门印发《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百日活动方案》,成立49个“民营企业专项法律服务团”,416名常态联系企业的律师主动走进企业开展宣讲648场次,走访企业1140家,撰写法治体检报告326份,梳理法律风险点1338个,提出法律意见建议1353个,协助企业依法依规申请政策支持61件,全力营造便捷高效的法治化服务环境。

五是坚持制度升级,着力打造政法护商制度矩阵。市委政法委在全省先行探索出台《关于在全市政法机关推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督促政法机关对涉案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并作出有效防范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司法活动对涉案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全市制定《阜阳市公安机关“规上企业家和公安局长沟通直通车”制度》《阜阳市司法行政机关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涉企服务保障制度42个,建立企业涉警投诉“举证责任倒置”等成熟机制30多项,政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制度矩阵”初步建立。

2024年度,全市政法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创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动力,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切实扛起职责使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企业,切实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用实际行动彰显政法系统安商护企的决心信心和使命担当,让企业和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全心发展。

答问环节:

问题1:请问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有哪些创新的经验做法?

答:一是智慧化建设便民服务。市中级法院学习借鉴苏州法院先进智能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经验,建设“阜小e”智能电话语音系统,破解法官与当事人联系不畅问题,践行司法为民宗旨。“阜小e”能够提供全天24小时无间断服务,帮助法官接听电话,利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智能语音人机交互等技术,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当事人致电法院意图,回答当事人关心的案件流程问题。“阜小e”还能将案件受理、开庭通知、执行情况、案件办结等关键节点和重要进展,通过电话及短信的方式告知当事人,以便当事人及时了解案件信息,有效提升司法透明度。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注册用户891人,系统替代接听电话17200余次。二是革新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制定《关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贯彻意见》,司法护航民营企业发展。实行全市知识产权案件由颍东区法院集中管辖,并出台《关于开展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设立知识产权“三合一”工作室,编制、发布知识产权严重侵权“黑名单”,对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7名当事人实施信用惩戒,加大对侵企行为的惩戒力度。健全“三三三模式”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工作体系,即对知识产权案件进行多元解纠、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三重分流;进入诉讼后充分利用小额诉讼、简易程序、普通程序三种程序;打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案件审理、府院联动、社会宣传三维体系。三是对标先进强化诉源治理。学习借鉴苏州经验,建立民商事纠纷“中立评估”制度等诉前调解工作机制,在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后,引入中立评估员对各方的争议问题和纠纷处理进行法律分析或专业评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解或引导当事人协商和解,从而促成纠纷及时解决、矛盾有效化解;全市法院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78条,反馈率和采纳率均达到100%,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积极探索“诉前调解+诉前保全”“诉前调解+诉前鉴定”“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等工作新模式,1-12月,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案件128069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44.93%,实现大量案件化解在诉前。

问题2:请问市检察院,目前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是检察机关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自2021年9月我市开展企业合规改革工作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办理了23件企业合规案件。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全市检察机关将企业合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并设置工作专班办公室,为深入推进企业合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推进。要求全市检察机关在办理涉企案件时要主动审查是否符合适用企业合规的条件,符合条件的要主动与涉案企业沟通,力争做到“应适用尽适用”。逐案建立企业合规案件台账,确保案件底数清、情况明。对基层院考核及检察官业绩考评时,把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纳入考核加分项,定期统计、分析办案情况。三是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结合阜阳工作实际,与市工商联、市司法局等十一家单位制定了《阜阳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工作制度》,为企业合规工作规范开展提供保障;会同市工商联选任112人进入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专业人员名录库,为企业合规案件的办理提供机制和人才保障。截至目前,已从名录库中分类随机抽取15名专业人员参与企业合规案件考察工作。四是严把案件质量,提升工作成效。坚持把案件质量放在首位,严格落实“所有企业合规案件一律由省检察院审核把关”的要求,目前我市所有企业合规案件均由省检察院批复后开展。严格按照《安徽省检察机关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流程指引(试行)》,根据涉案企业的规模、性质、合规难易等,因案制宜选择办案模式,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23件企业合规案件,其中适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合规考察”模式10件,“简式合规”模式13件。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与第三方机制管委会各成员单位共同深化思想认识,携手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更好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以能动检察履职服务阜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问题3:请介绍一下2023年市公安局在创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主要有哪些做法及成效?

答:一是不断提升公安窗口服务效能。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一流的为企服务环境,阜阳市公安局转变思想、融合创新,整合窗口资源,为企业带来高效便捷服务。在2023年6月12日出入境窗口入驻市民中心,公安窗口新增出入境事项55项,其中包含前往港澳通行证的签发、内地居民往来港澳通行证首次签发等高频事项。与市科技、数据资源等部门对接,市级公安机关已实现与科技部门“并联审批”。累计为17名外籍人员办理了就业证件延期服务。二是推行“综合窗口”服务。为全面提升公安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推进公安相关领域高频事项综合办理、一窗通办、集成服务,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文明、规范、高效、便利的公安政务服务,阜阳市公安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市公安机关政务服务综合窗口相关工作的通知》(阜公网传〔2023〕533号)文件,持续推进治安、交警、出入境、网安、信通、情指、刑警七个警种共107项业务,县(区)级公安综合窗口政务服务事项包含治安、交警、出入境、网安、禁毒共59项业务,以及派出所综合窗口政务服务事项包含治安、交管、出入境共35项业务综合窗口“一窗通办”。三是推进“电子证照”应用。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惠民利企力度,支撑公安机关政务服务运行基础数据建设,市局对全市公安机关“安徽政务服务”平台73项电子证照办理环节进行梳理与优化,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不断提升电子证照关联准确度,并确保在3个自然日内完成制证。四是推进“长三角公安主题地图”应用。为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服务企业和群众的能力,10月17日阜阳市公安局在新媒体平台进行上线宣传,依托长三角政务地图,推出“公安主题地图”服务,群众和企业只需动动手指即可查询周边的公安机关、派出所综合警务站、服务综合窗口等场所,一张图帮群众解决政务办事过程中的烦恼。目前公开服务场所289个,发布市、县、派出所公安主题地图热点服务信息1092条,信息包含长三角区域户政业务、交管业务等高频事项。五是严格落实“四个直接约见”制度。2023年阜阳市公安局制定《阜阳市民营企业家直接约见公安局长制度》,将为企服务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在密切联系企业、为企纾困解难、严打涉企犯罪等方面用心用力。市公安局每周六组织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开展周末集中接访,重点约访涉企信访事项,截至目前累计接待信访事项205次。期间,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晓东和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负责同志坚持人员不选择、事项不过滤、时间不限制,逐人倾听信访诉求,现场研究解决办法,并逐件明确办访责任、作出办理承诺,获得了企业、群众的充分肯定。2023年阜阳市公安局在创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企业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本职、主动作为,持续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在更深层次上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积极服务全市“两化一推”工作大局,以实际行动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阜阳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问题4:据了解,市司法局制定出台了《阜阳市司法行政机关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请简要介绍一下,谢谢。

答: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要求,对标学习沪苏浙,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改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阜阳市司法局研究制定进一步创优法治营商环境重点举措,出台实施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法治措施。这十条法治措施分别是加强涉企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强化涉企政策文件合法性审查、推进涉企行政复议案件质效提升、完善涉企减证利企政务服务、推动律师涉企法律服务便捷高效、推进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开展涉企法治宣传引导、优化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管理、深化涉企法律援助维权服务机制以及建立涉企法治营商环境问题收集机制等。阜阳市司法局认真研究沪苏浙改革开放创新理念,及时收集沪苏浙及其他先发地区创优法治营商环境政策文件、具体工作举措等经验做法,在学习借鉴和系统分析对比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惠民利企、针对性必要性强的“阜阳举措”。下一步将通过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督促推进任务落实,进一步改进提升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质效,不断提高企业群众法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