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走进阜阳 > 话说阜阳 > 区划篇 > 颍州区

区划篇

颍州区

浏览次数:28124 信息来源:颍州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4-02-19 10:00 字体大小:

颍州区是1996年地改市时成立的,是阜阳市的中心区、主城区,也是阜阳的老城区和未来城市发展拓展区,有城有乡,城乡互融,国土面积623平方公里,2022年末户籍人口90.55万人,辖14个乡镇街道,172个村(居、社区)。2023年,颍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力拼经济、促发展、惠民生,全区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美好颍州迈出坚实步伐。

(一)坚持消费拉动,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发展,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3%、增速全市第三;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2.8%、增速全市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63.2亿元,增长4.6%,上拉GDP3.2个百分点。深入挖掘楼宇经济潜力,新增运营楼宇10万平方米。阜阳软件产业园稳步运行,入驻企业73家,实现年营收7亿元。土著科技、开物数智、上海河姆渡入选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颍州云谷”入驻头部电商企业17家,实现网络零售额42.52亿元,增长29.2%。建筑业大厦投入运营,安徽建工集团、中冶二十二局等5家企业落户,建筑业产值连续三年全市第一。积极推广“消费券+展会”“消费券+节庆”,累计发放消费券930万元,拉动消费3.2亿元。解锁商文旅融合新模式,“上新”斑马音乐节、天英潮玩音乐节,实现旅游收入8330万元。阜阳植物园、卡登堡精酿啤酒体验基地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颍州西湖景区通过4A级景观评定。青创市集、“颍州里”、大学城红街持续点燃城市烟火气。入围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2家、全省百佳皖美消费新场景3家,清河宋街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双清湾水街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球知名便利店品牌罗森、永辉超市皖北区域总部落户颍州。举办首届中国(阜阳)陈年酒交流大会,大会达成交易额3亿元,中国(阜阳)陈年酒交易中心揭牌运营。

(二)坚持“二次”创业,工业经济有效破题。颍州经济开发区调区获省政府批准。苏阜产业园(颍州片区)正式挂牌。坚持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边运营,完成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龙凤路、三塔路、中新大道等建成通车,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加快实施,“七通一平”面积达3.5平方公里。新开工工业项目11个,竣工投产6个。益生菌项目实现“四证齐发”“拿地即开工”,田三食品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即将投产。九龙农产品产业园科技孵化中心建成,安徽欣冉食品加工项目一期投产。工业投资增长29.9%,技改投资增长91.3%、增速全市第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家。金种子、锦辉制药年产值向10亿元迈进。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25.1%,增速全市第二。推进数实融合,103家中小微制造业企业进入羚羊平台软件免申即享服务包名单,新增智能数字化生产线改造项目1个。

(三)坚持建管并重,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深入贯彻全市“南进、西扩、北拓、东优”空间发展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城镇开发边界净新增建设用地37.39平方公里。征迁结转项目22个、新启动10个,完成房屋征迁57.34万平方米。获批土地13个批次、总面积2983亩,供应土地40宗、4609亩,供地计划执行率57.5%,市本级排名第一。高效保障徐淮阜高速公路颍州段、农产品物流园三期等省市重点项目用地。拓宽安置渠道,扎实开展“难安置”专项治理,鹿祠家园、时实雅院、荣诚公馆等安置区如期交付,累计完成安置199.22万平方米。新型城镇化项目开工建设18个、完工6个,累计投资12.78亿元,超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铁空枢纽港·城市会客厅”启动建设,阜阳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投用,市图书馆新馆和五道河、七渔河体育公园开放运营,新增口袋公园5个。打通刘锜路、云亭路、颍南路等一批断头路,教门庄片区、市二院新区等周边配套路网开工建设。建成5G网络基站289座。全力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01个,拆除违建66处、1.5万平方米,城区街道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启用垃圾收集点36座。开展物业“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排查整改问题3347个。深化“智慧城管”应用场景,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170个、公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67个。

(四)坚持示范引领,乡村振兴全面提速。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2.66万亩,总产量5.7亿斤,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5.2%,顺利实现“二十连丰”。复垦土地1007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4万亩、提升改造1万亩。颍州区谷源优质软质小麦基地获评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颍州小麦”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在大豆玉米高产竞赛中玉米测产获全省第一。启动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绿色食品“双千亿”计划,实现绿色食品产值61.15亿元,肉牛全产业链产值1.2亿元。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省级品牌“皖美农品”1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9个、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家。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180个,落实托管面积53万亩。完成河道清淤疏浚68.2公里、沟塘26个。升级改造农村公路15公里、养护62公里、安防提升115公里,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3条。建成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3个,九龙镇五坑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西湖镇白行社区入选全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三合镇三星村成功申报省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脱贫人口中有就业需求的1.4万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无一返贫致贫。

(五)坚持创新驱动,科教融合蓄势赋能。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30家、增长66.6%,高新技术企业增加13家、增长76.5%。辉一科技、浪潮诚挚入选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浪潮云成功申报省大数据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4.28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42件,在研省、市科技重大专项4项,申报省级科技项目12项。区科技局获评全省“双倍增两清零一提升”先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技术合同成交额24.6亿元,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企业4家。校企、校医合作成效凸显,组建软质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团、京九丝绸省级科技特派团,阜阳颍淮香椿全产业链技术研究院挂牌运营,市妇女儿童医院与安徽理工大学共建硕士研究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临床转化研究联合实验室。优化幼儿园、中小学布局,撤并小规模学校3所,改善办学条件学校103所。持续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深化集团化办学举措,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520个、义务教育学位4110个,新增阜阳实验中学府前路校区、十五中开发区分校等4所“名校”分校区,西湖景区中心校开启农村集团化办学新进程。3所中职学校通过省B类达标建设。颍州区入选首批全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示范区、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全面推进人才强区建设,全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0名、增长53%,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15个。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入选皖北产业创新团队1个,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认定“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人才328人。新增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获评颍淮杰出工匠8人、颍淮名医2人、市技能大奖9人,培养技能人才3320人。

(六)坚持项目为王,投资支撑更加凸显。持续落实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会商机制,召开项目要素保障会38次,会商项目111个,解决问题181个。5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9.16亿元,59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3.3亿元,21个省开工动员项目完成投资18.63亿元。发行专项债项目17个、资金6.6亿元,数量、资金发行量三区第一。深入开展以商招商、商协会招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健全主导产业链“三图七单”,招引安建工阜阳区域总部、安徽讯飞数智等亿元以上项目35个,实现省外到位资金22亿元。举办2023年阜阳(苏州)“双招双引”推介会,签约项目3个。组织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进博会、广交会、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大会等活动,达成意向项目7个。阜阳铁空枢纽现代服务业、聚盟数字物流产业园、颍州菌旅产业园、粮食仓储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水系连通综合治理等项目加快建设。

(七)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加速释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调整区级行政许可等事项清单2873条,梳理“四级四同”事项51项。全面推开“证照并销”“强制注销”“一屏注销”改革试点,开设12345“营商环境监督分线”,实现企业诉求“一口”受理、闭环办理,解决问题2158个,满意率达99%以上。首批20名营商环境体验官“上岗”。数据赋能推动政务服务改革,1.27万个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网办率达97%,全年办理事项72.1万个。办好“入学一件事”,3.7万名中小学生实现线上报名。在全省率先推出居民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免申即享”,打造“社税银一体化”缴费服务新模式,办理社保业务3.1万笔、“银税互动”贷款6.67亿元。深化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盘活低效闲置房产1.22万平方米。巩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农村承包第二轮延包试点。实施“三变”改革,推广“四新”成果,实现村集体总收入7634.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占比达58%。抢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与苏州下辖区、合肥包河区开展帮扶合作,制定《颍州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政策清单产业清单》,招引上海展宏等长三角企业18家。

(八)坚持普惠共享,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年财政民生类支出39.8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8.6%,10项暖民心行动、“50+10”民生实事综合进度全市第二。拨付低保、特困、残补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1亿元,发放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1123户、公租房补贴299户。聚焦“一老一小”,新增安心托幼托位1536个,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35个,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85户,获评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区,颍西街道获评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打造“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42个,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新建户外劳动者驿站204个,获评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驿站2个。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4个,建设邻里中心2个、城市阅读空间9个。投入1.08亿元助力群众喝上引调水,覆盖群众46.32万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63件。创新根治欠薪监管服务模式,化解欠薪线索7127件,让劳动者安“薪”不忧“酬”。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省级初验,在三区率先创成省级健康促进区。市妇女儿童医院获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省级示范点。王店镇卫生院等2家医院获评省级医疗保障服务示范点。质量强区创建通过省级预验收。全力奋战市十四运,金牌数全市第二。打造“颍州淮词”文艺品牌,《颍州西湖景》曲目实现首演。新增市级非遗项目6项、代表性传承人10人,新公布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人。

(九)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全面加强。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规上工业企业单耗下降7.4%。安徽康桥环保获评“全省绿色工厂”,吾悦广场、宝龙广场获评国家绿色商场。扎实推进“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下降4.4%,全市第一。建成省级幸福河湖1条、区级幸福河湖3条,完成18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4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土壤质量保持稳定,全年未发生土壤污染事件。实施人工造林769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8个。区林业局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十)坚持安全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精准高效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9+N”防范体系,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总体可控,“保交楼”交付2112套,交付率91.8%。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单四制”和“十批百点”挂牌督办机制,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四事四权”工作法走深走实,创新开展“村务直播”,打造“板凳会”“邻里和睦亭”“社区广场会议”等群众共商共议平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9975件。建成全市首个“法官工作室”,累计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7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完善“党建+信访”体系,深化信访源头治理,信访总量、重复信访“双下降”,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群众满意率“双上升”。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严格落实“四个最严”,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坚持依法普查,“五经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关工委、老龄委、老干部、共青团、工会、科协及妇女儿童工作得到新加强,审计、档案、红十字、外事、史志、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共建、民族宗教、侨务和台湾事务等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